close

2003年的10月,古坑鄉主辦了一場「台灣咖啡節」的活動,咖啡節活動中以「台灣咖啡」原汁原味作為賣點,成功地炒熱了喝「台灣咖啡」的風潮。「台灣咖啡節」的舉辦使得台灣咖啡豆的產量供不應求,咖啡節活動塑造古坑以及華山地區成為「台灣咖啡的故鄉」以及「台灣原鄉咖啡的產地」。咖啡成為華山的賣點後,一時之間,附近的農民紛紛砍掉原本栽種在山區的檳榔而改種咖啡,漸漸地古坑的華山、荷包山、朝陽、大埔、六斗坑、草嶺(一甲多)等山區陸續栽種了大片的咖啡園。根據古坑鄉農會秘書兼推廣股長董賢章先生指出,目前古坑的咖啡的面積已達120公頃,而全省咖啡栽種面積約300?400公頃,古坑台灣咖啡的產量約佔全省咖啡產量的三分之一強。

  由於古坑的地理位置、氣候、濕度等條件頗適合咖啡樹的生長,因此在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日本人就在古坑鄉荷包山栽種約八十公頃的咖啡樹,許多村民更曾受雇於日本人設立的咖啡園,而當時栽種在當地的咖啡樹滿山遍谷,因此在古坑鄉荷包山一帶就有過「咖啡山」的別稱。但是經歷了二次大戰期間古坑的咖啡園疏於管理,之後日本人戰敗離開台灣,當時遺留的咖啡樹苗僅荷包山一帶存留衰敗的老咖啡樹約一萬七千餘株。在戰後台灣的咖啡園移交給省政府農林單位接管,在民國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間農復會利用美援的補助,在斗六設立一家咖啡工廠從事咖啡產業的加工。之後因為美援的抽離、台灣喝咖啡的文化尚未形成氣候,以及外銷成本無法與中南美洲國家競爭等等因素,而使得本地的咖啡產業在六0年代到八0年代期間沒落了一陣子。

  早期古坑及華山地區大宗的農特產品是茶葉(金萱與烏龍茶)、檳榔(滿山滿谷)、及桂竹(古坑山區造紙的原料)等等農產品,但這些傳統產業因為農產品價格低迷而逐漸沒落。另外,由於華山背後有海拔1804公尺的大尖山,以及海拔1278公尺的二尖山,二山之下有一條溪叫華山溪,華山溪本來只有約三、四公尺寬度的山溪,經過九二一地震及納莉颱風的侵襲卻變成了數十公尺寬的大排。在九二一地震時華山天崩地塌,接下來的納莉颱風夾帶大量豪雨把土石沖刷下來造成華山百年難得一見嚴重的土石流,華山成為嚴重的災區,地方產業更見蕭條,所以地方及中央政府急於重建華山,便集思廣益地思考華山未來應該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產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nnaojw005016 的頭像
    ennaojw005016

    ennaojw005016的部落格

    ennaojw005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